登录/注册 搜索

巴东县文化馆“总分馆”模式创建方案

发布时间:Dec 8, 2020 | 作者:


巴东县文化馆“总分馆”模式创建方案

 

由于我县文化馆的资源基础、人才队伍、服务能力参差不齐,文化馆(站)服务体系在纵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越往基层其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越弱,可提供的服务资源越少,在横向之间也发展不平衡,表现在各地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成效不一。面对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活动需求,建立完善上下联动、联系紧密、指导有力的文化馆(站、室)服务体系,是新形势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要求。为此,我馆拟在全县范围内建设“总分馆”模式,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活力,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建设,牢牢把握文化改革发展的核心要求,以民生需求为改革导向,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内容载体、方法手段创新。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完善文化馆总分馆运行机制,强化服务职能、标准和保障激励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二、工作目标

到2018年底,建成以县文化馆为总馆、乡镇文体服务中心为分馆、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支点的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规范、均等的文化服务,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

三、主要工作

1.构建文化馆服务体系。建立以县文化馆为主体,乡镇综合文体服务中心为基础,村文化活动室为支点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实现群众文化活动有组织、有场所、有网络。

2.推动群众文化联动发展。充分发挥县文化馆示范带动作用,指导、推动文体服务中心或其他群众文化组织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化运行机制,县文化馆在充分了解掌握群众文化活动需求的基础上,整合各类文化资源,策划和设计切合实际、符合需求的群众文化活动项目,在县、乡镇(街道)、村三级级联动开展、互动进行,实现群众文化活动标准运行、共建共享。

3.加大基层文化辅导干部的培养。采取培训、辅导等方式,提高县文化馆与乡镇文体服务中心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县文化馆的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实施基层文化人才队伍立体式培训,为基层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文化骨干队伍,提升基层文化干部的服务能力。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决定成立“总分馆”模式建设领导小组,具体分工如下:

组  长:马尚松 

副组长:罗亚军   

成  员:杨  林 王晓红 谭慧蓉 高  菁

        吴芳菲 颜学慧  高  立 贾继庄

        各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负责综合协调和督促指导,高菁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2. 建立长效机制。“总分馆”创建活动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开展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定期研究和检查工作,狠抓落实。实行信息报送制度,工作组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活动进展情况、工作动态、有效做法和典型经验。

3. 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加强对工作组开展活动的动态进行宣传报道,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引导活动有序开展。

4.严肃工作纪律。下乡驻点要密切联系群众、严守工作纪律,注意言行举止,轻车简出,不得扰民。对基层只能予、不能取,只能帮忙、不能添乱。切实做到“六不准”: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的要求,不准接受基层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收受基层馈赠的钱物(包括土特产),不准摸牌赌博和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不准层层搞陪同和迎送。

 

 

                                 巴东县文化馆

                                2018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