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2019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Nov 20, 2020 | 作者:巴东文旅云


巴东县文化馆 巴东县非遗保护中心

2019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度,巴东县文化馆、巴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特别是紧扣“文化巴东”建设工程,在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克难奋进,务实开拓,群众文艺、“非遗”保护、脱贫攻坚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群众文艺扎根群众服务人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文艺是人民的文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来源于人民,也必然要为人民服务。全馆干部职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服务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和火热的激情,创造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讴歌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激活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1月13日我馆策划信陵镇首届年猪文化节。2月19日我馆在巫峡广场承办2019年元宵节文艺晚会。5月6日我馆在茶店子镇下坪村开展了“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暨送戏下乡慰问演出,活动现场,由我馆和下坪村民锣鼓队共同带来巴东堂戏、京剧选段、民间花灯《采莲船》、民间舞蹈《打连厢》、二胡齐奏、民间锣鼓等文艺节目。11月27日我馆积极组织两支社会文艺团队——巴东堂戏溪丘湾传承基地和大支坪鹞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分别排练巴东堂戏剧目《借妻回门》和民间曲艺《南乡锣鼓》赴恩施参加全州第二届“文化力量·民间精彩”社会文艺团队展演活动。最终节目展演二等奖和三等奖。我馆同时荣获全州组织奖。

7月4日至6日我国著名作曲家卞留念、著名词作家化方来到巴东县,开展创作采风交流活动。在野三关石桥坪村,县文化馆组织传承基地负责人和民间艺人,同专家学者一道,探讨土家摆手舞等民间民族歌舞。7月5日著名作曲家卞留念、著名词作家化方、湖北省文联领导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亚敏、县文旅局局长谭勇、副局长廖祥文的陪同下来到县文化馆,并与县文化馆主要负责人、文艺干事座谈,研讨民族文艺传承发展工作。

7月11日馆应黑龙江电视台《一起传承吧》栏目组之邀,在北京市朝阳区306文化产业园拍摄我县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长江峡江号子。馆馆长马尚松邀请本土专家、民间艺人在现场展演、解说长江峡江号子。

(二)打造节庆文艺盛装

3月7日在平阳坝承办“春满平阳 巾帼芳华”欢庆三八女神节文艺晚会。8月11日我馆马尚松、贾继庄为2019年秘境巴东高山森林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提供音响服务。9月30日在巫峡广场举行庆祝建党70周年活动,我馆负责现场升旗仪式。

(三)提升旅游产业文化竞争力

3月12日组织民间艺术爱好者赴纤夫文化走廊景区演出。4月18日神农架、秭归县、巴东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神旅股份、神旅集团、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景区、巴东县文化馆、湖北省高峡平湖游船有限责任公司承办,途牛旅游网、宜昌长江观光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宜昌景秀假期国际旅行社协办的“双神线”产品启动暨“纤夫情”文化演出在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景区举行。

(四)激发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的精神力量

3月24日由县委办公室、茶店子镇党委、政府主办,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巴东县广播电视台、巴东县文化馆、教场坝村村民委员会、人保财险、东顺伟业等单位承办的“春回教场坝·逐梦小康再出发”公益活动在茶店子教场坝村隆重举行。10月17日我馆与恩施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心在野三关张家村共同承办同心齐耀 礼赞祖国“精准扶贫文化惠民”慰问演出。

(五)发挥文艺的社教功能

6月14日我馆组织演员赴绿葱坡镇,与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共同承办了主题为“清正廉洁.党旗飘扬”庆祝建党98周年暨党规党纪和监察法规宣传教育进校园文艺活动。     

(六)培养文艺接班人

7月18日巴东县2019年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在县文化馆举行。全县共有194名考生报考。报考类别有八大类,分别是钢琴、小提琴、吉他、美术、架子鼓、葫芦丝、古筝、声乐

12月1日至14日由巴东县文化馆、巴东汉元置业、巴东县红领巾艺术学校、巴东县苗苗文化艺术学校、巴东言平教育、巴东传奇拉丁舞艺术学校联合举办“同心共筑中国梦”少儿系列演出活动。

二、“非遗”保护理论实践双发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是保护民族的根和魂。就是守住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一)将“非遗”保护工作落实在“纸”上

3月4日,文化部重大出版项目《中国戏曲剧种全集》湖北剧种编撰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罗亚军代表巴东堂戏项目保护单位参加了会议,会议确定了《湖北堂戏》的书名、编撰作者和出版批次。根据计划,本年度到明年10月前,将启动《湖北堂戏》书籍的调研、理论研讨、走访、编撰、报审、修改等工作。该书籍将于明年10月由国家统一安排出版,预计字数10—15万字。6月10日,“文化巴东”非遗系列丛书成功进行了招投标活动,根据合同约定本年度内,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巴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巴东堂戏剧目大全》《巴东皮影戏剧目精选》《土家族撒叶儿嗬普及教程》四本非遗类书籍。6月20日,三峡音像出版社来我馆拍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民间文学“三峡传说”视频影像资料,该资料将收录到我省公益类数字出版项目《湖北民间故事家讲述作品出版数据库》。县文化馆原馆长,现已退休的刘启明先生将自己多年保管的1965年湖北省艺术学院(现武汉音乐学院)编辑的堂戏相关资料辑1册,赠送给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保存。9月11日-12日,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组建工作专班,赴沿渡河镇、溪丘湾乡,组织堂戏艺人、民间艺术大师展演堂戏,录制《巴东堂戏申遗专题片》。

(二)“非遗”保护工作落实在“传”上

3月至4月,土家族撒叶儿嗬培训班由各传承基地相继组织开班,其中水布垭铜铃岩传承基地培训学员有29人,支坪传承基地培训学员有31人,野三关传承基地培训学员40人。5月29日,我县拟订推荐申报了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名,代表性传承人包括皮影戏2人、堂戏1人,木胎漆器髹饰技艺1人,五句子山歌2人,土家族撒叶儿嗬4人,并在长江巴东网进行了公示。本年度“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馆组织民间皮影戏表演队参加了恩施州主场展演和全州非遗保护工作者业务培训班活动。6月24日-27日,巴东县201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培训班在楚韵大酒店9楼举行。本届培训班,是为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的参与者,提供非遗保护基础知识、国家政策法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次学习提高机会。授课老师分别来自恩施市和恩施州非遗保护中心、三峡大学、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7月31日,第六批州级传承人申报现场考核组来到巴东,对我县非遗保护代表性项目10名县级传承人申报州级传承人进行考核。考核的项目类别有木胎漆器髹饰技艺、巴东皮影戏、土家族撒叶儿嗬、五句子山歌。9月4日至6日,为期三天的巴东堂戏理论与技艺研讨会在县城召开。馆长马尚松主持会议,参加研讨会的有:县文旅局副局长廖祥文、巴东堂戏理论研究工作者、州级传承人、堂戏艺术大师、非遗保护工作者等,共20余人9月21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土家族撒叶儿嗬水布垭三里城传承基地首届培训班开班暨湖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田野调查基地授牌仪式举行。三里城传承基地首期培训班招收新学员30名。9月22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土家族撒叶儿嗬耀英坪传承基地第三期活态传承培训班在大支坪镇开班。开班仪式上,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领导“巴东县耀英坪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牌子授予大支坪镇耀英坪传承基地。本期培训班招收新学员30名。10月22日,巴东皮影戏、巴东堂戏2019年度首期培训班在沿渡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演出厅同期举行开班仪式。县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馆长马尚松、副馆长罗亚军带全馆人员参加了首期开班仪式。本次皮影戏培训班招收17名新学员,堂戏开班招收了78名新学员。10月-11月,土家族民间历法野三关高阳寨传承基地开展历法宣讲、演绎活动39场次,活动地点集中在高阳寨29个村民小组,另有巴东火车站、清太坪镇、茶店子镇等村组。11月22日,巴东堂戏、巴东皮影戏沿渡河传承基地举办2019培训班结业典礼活动。县文化馆、县非遗保护中心一行8人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结束后,巴东堂戏州级传承人、恩施州民间艺术大师易秉宣将珍藏54年的二胡转赠县非遗保护中心收藏。11月24日,巴东堂戏溪丘湾传承基地2019培训班开班。馆长马尚松、非遗保护工作人员贾继庄、颜学慧、谭蕙蓉前往参加开班仪式。省级传承人谭绍康、传承人许艺才、谭文署参会,本期培训班招收新学员50余人。11月26日,非遗进校园课外读本《巴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手册》、巴东县2019年度省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和民间文学音频录制成功进行了竞争性磋商招标。根据磋商,《巴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手册》将于2020年3月前编印成册。对于抢救性采集记录省级传承人张厚彪、谭绍康,由中标公司制作“长江峡江号子”“巴东堂戏”文献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视频并交县非遗保护中心存档。同时,为民间文学“三峡传说”文稿提供男女声专业配音,制作成音频资料,便于开展进校园活动和社会传播,提升民间文学“三峡传说”普及率。12月9日,恩施州文化和旅游局公布了第六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县9人经过考核,成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代表性传承人包括皮影戏2人、堂戏1人,木胎漆器髹饰技艺1人,五句子山歌2人,土家族撒叶儿嗬3人。

为全面促进全县非遗全覆盖式传承发展奠定基础,逐步形成全县非遗传承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我馆组织各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依托当地政府、文体综合服务中心,组织民间传承队伍以进校园、社区、村寨、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为主,开展宣传、演示、表演、讲座、授课、带徒等传承活动,截止到12月中旬已经全部完成,只待验收。

(三)“非遗”保护工作落实在“演”上

4月22日至24日,“灯影春秋”湖北省皮影戏调演在潜江举行,巴东皮影戏表演队荣获团队表演二等奖,皮影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田楚龙获得优秀个人表演奖,巴东县文化馆荣获优秀组织奖。6月8日至9日,巴东县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型展览展演展示宣传活动周在巫峡广场举办。活动分为舞台展演、民俗和传统技艺展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摄影作品展、文化生态区建设宣传四大板块。近万名市民参与本次活动。10月29日,全州纪监委离退休老干部巴东考察活动在县博物馆举办。县文化馆组织20余名巴东堂戏民间艺人为考察团展演了《借妻回门》、《劝夫》两个经典剧目。10月30日,巴东县文化馆(非遗文化保护中心)、巴东县黄大鹏小学、溪丘湾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巴东堂戏溪丘湾传承基地共同举办了“2019非遗文化进校园·巴东堂戏展演活动”。约100名师生观看了本次展演。11月7日上午,武汉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二届江声浩荡——长江流域非遗音乐展演”系列活动在武汉举行。我县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土家族撒叶儿嗬应邀展演。由国家级传承人黄在秀带队,县内各传承基地负责人组成的展演小组,在现场展演了《土家跳起撒叶儿嗬》。11月8日至12日,“春雨工程”北京文化志愿者边疆行系列活动走进巴东,县文化馆组织非遗项目传承人展示巴东堂戏、木胎漆器髹饰技艺、烙画、书法刻字技艺。全馆人员全程参与专家讲堂的培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