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Nov 20, 2020 | 作者:巴东文旅云
2018年度巴东县文化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工作总结
2018年度,我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宣传工作,组织举办了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了免费开放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让更多的人了解"文化巴东",同时我馆圆满完成了县委安排的精准扶贫工作任务,以下为我馆全年简要工作总结:
一、群文工作
1、2月5日,我馆协助东圣九州国际大酒店,美美百货,熙攘广场举办“2018迎新春,和谐共建创辉煌”的年会活动。
2、2月6日,我馆协助省委宣传部在官渡口镇红花岭村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
3、3月2日,由我馆承办的巴东县2018年喜闹元宵灯谜会和文艺晚会在巫峡广场热闹开场,上万名群众欢聚一起,共庆元宵佳节。
4、3月13日,由我馆和东圣酒店,美美百货,熙攘广场共同承办的“巴东县2018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在美美百货举行。
5、4月21日,我馆协同图书馆举办“全民阅读.书香巴东”2018年“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活动。
6、5月14日,我馆和博物馆在巫峡广场共同承办“5.18”国际博物馆日2018年恩施州巡展宣传活动(巴东站)启动仪式。
7、6月1日,我馆为实验小学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免费提供音响设备及艺术指导服务。
8、7月20日,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在我馆如期举行,全县近200名艺术小天才分别参加了钢琴、美术、声乐、架子鼓、葫芦丝、古筝,吉他7项艺术考试。
7月30日,我馆开展“文艺下乡,慰问子弟兵”活动,由馆长带队,组9、织相关工作演职人员,共赴水布垭镇,为武警官兵赠送“文艺大礼包”。
10、9月11日,我馆组织野三关春艳舞蹈队赴恩施参加“律动恩施。美好生活”全州广场舞(连厢)比赛。
11、10月12日,我馆为2018年女职工趣味运动会提供音响服务。
12、10月30日,省音协专家组一行来巴东调研传统音乐舞蹈,我馆精心组织节目花鼓子和土家蹦子高。
13、11月5日。由我馆承办的“下城.巴东一家亲”文化走亲暨慰问郑万高铁建设者文艺演出在沿渡河镇兰家垭举行。当天上午,下城区的文艺工作者还到沿渡河镇荣家湾隧道工地现场,以隧道为舞台,用施工器械作陪衬,给建设者们带来一台工地现场版的好戏。
14、11月6日,我馆陪同下城区文化馆文化走亲人员到神农溪纤夫文化走廊,进行慰问演出。
15、11月6日,我馆积极组织节目由杨林带队去恩施参加“乐舞清江.声籁泉韵”“华龙总医院”杯全州歌手大赛,荣获组织奖。
16、11月7日,我馆马尚松代表巴东县去巫山参加“歌从三峡来”民歌邀请赛,演唱的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荣获三等奖。
17、12月6日我馆馆长马尚松受邀参加巴东富硒特色农产品2018年北京推介会。
18、12月20日,我馆和巴一中联合承办“巴山之韵 天籁之音 巴一中首届器乐大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2018年,在县委、县政府及文体新广局领导下,县非遗保护中心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以普查申报为基础,以培训提高为手段,以宣传展示为载体,以传承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我县非遗保护工作的发展。
1、3月18日,我馆组织野三关16名撒叶儿嗬选手,赴河南参加中原古韵(淮阳)中国第九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并荣获两项展演金奖。
2、4月15日,我馆组织人员陪同四川省阿坝洲政协、恩施州和巴东县政协领导及相关学者一行,赴沿渡河调研国家级非遗项目“长江峡江号子”和省级“巴东堂戏”“皮影戏”传承活动和保护工作情况。
3、5月2日,我馆在楚韵大酒店启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培训班”活动,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艺术大师、湖北省民间工艺大师、文化志愿者、非遗保护工作者等共计98人,授课师资分别来自恩施州非遗保护中心、三峡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非遗领域的专家教授。
4、5月3日,我馆与县非遗展演中心联合组排国家级非遗传统舞蹈“土家族撒叶儿嗬”,赴上海参加“民族瑰宝——舞之传承”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舞蹈展演活动。
5、5月29日,为促进省级非遗民间文学项目的传承传播活动,我馆在县民族职业高中成功举办“寇准的故事和三峡传说演讲大赛”活动,并为获奖选手颁发了奖金和奖证。
6、5月,我县文化馆副馆长罗亚军编撰的《湖北巴东民间故事研究》论文,经湖北方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评审,被选入“2018湖北方言文化研究开放基金课题”,并于6月末面向全社会公示。
7、6月9日,在我国第二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馆围绕“多彩非遗,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于6月7日,组织溪丘湾乡、沿渡河镇“巴东堂戏”、“巴东皮影戏”开展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为主,在巫峡广场以展牌、宣传标语的形式向社会民众宣传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情况。
8、6月20—21日,由县委宣传部、县文体新广局相关领导带队,会同非遗保护相关部门和传承人组成联合检查和调研组,分别赴野三关、金果坪、水布垭、杨柳池、大支坪等乡镇,检查和调研国家级非遗项目“土家族撒叶儿嗬”传习点、传承基地建设情况以及开展培训、带徒授艺等传承活动情况,目前,以国家级传承人黄在秀为核心的“土家族撒叶儿嗬”活态传承培训工作,2018年度计划培训学员5期,目前已完成培训2期,培训学员200人。
9、7月27日,组织专家组对《生命之舞—土家族撒叶儿嗬》一书进行研讨,目前该书已正式出版。
10、8月17日—20日,组织专业拍摄队伍,前往州级项目木胎漆器髹饰技艺传承地拍摄并制作专题申报片,完成该项目省级非遗项目名录的申报工作。
11、9月19—21日,组织专业拍摄队伍,前往国家级项目土家族撒叶儿嗬传承基地拍摄素材,编辑《土家族撒叶儿嗬标准教程》一书,该书已处于出版前校对阶段。
12、11月12日,我县田楚龙同志入选湖北省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田楚龙系省级非遗项目《巴东皮影戏》传承人,至此我县省级传承人增至7人。
13、12月14日,经州文体局发文公示,我馆副馆长罗亚军被选入“武陵山(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专家库”。
14、根据“武陵山(鄂西南)土家族苗族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地方戏进校园进社区工作安排,截止2018年上半年,溪丘湾和沿渡河“巴东堂戏传承基地”已完成地方戏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共30场次,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已存档。
15、已完成2018年度省级非遗专项资金申报,目前已获批“皮影戏”专项保护、传承人补贴、抢救性记录(谭绍康专项)共计16万元。
16、已完成2018年度国家级非遗专项申报,文化厅和文化部已正式通过评审,已获批“长江峡江号子”专项保护资金50万元。
17、已完成“湖北巴东民间故事研究”项目申报,本项目先期将对巴东民间文学《寇准的故事》进行全面挖掘整理,并形成研究成果和正式出版物,以学校和社会为对象开展传承传播活动。解决没有固定传承人群的矛盾,精选一部分具有现实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故事,并出版发行音频版《寇准的故事》。
18、开展申报传统技艺“巴东羊肉面制作技艺”、“茶店牛肉制作技艺” 和曲艺“三句半”为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工作,报请主管局、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已由县人民政府发文公布。
19、已编辑整理完成大型档案类书籍(待出版):《中国传统戏剧——巴东堂戏剧目精选》(200万字);《巴东皮影戏剧目精选》(60万字);《巴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汇编》(100万字);《巴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档案》;《巴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概览》;以及出版物《生命之舞——土家族撒叶儿嗬》书籍初稿。
20、完成23部“巴东堂戏剧目视频版”字幕编辑任务。
21、三峡后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档案建设全面完成。22、启动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信陵镇苋谷糖”申报工作,截止年末,完成项目论证材料收集。
巴东县文化馆
二〇一九年一月
- 上一篇: 2019年工作总结
- 下一篇: 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 巴东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