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土店子村:繁花与产业共舞 踏出振兴新步伐

发布时间:Apr 8, 2025 | 作者:记者 王春雷


春回大地,又到踏青好时节。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的500亩梨花竞相绽放,迎来盛花期。慕名而来的游客穿梭在花海,享受田园生活的宁静与惬意,沉浸式体验“归园田居”的独特魅力。

踏青赏花热不仅扮靓了乡村,更带火了村里的民宿和农家乐。清明假期期间,土店子村累计接待游客1300人,村里的农家乐每天接待客人超百名,直接创造经济收入4万元。“土店子村特色十足!梨花美不胜收,农家饭也特别可口!”游客谭彩艳在饭桌前兴奋地分享。

土店子村距巴东县城仅半小时车程,海拔1200米,山林茂密,气候宜人。它因茶马古道上的土家族驿站而得名,然而在过去,尽管拥有绿水青山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村民们却长期饱受贫困困扰。曾经,村里虽有特色产业,却找不到销售渠道;具备景区发展潜力,却难以获得旅游收益;迎来兴业机遇,却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

“短短四年,土店子村实现了乡村产值翻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素养显著提升、生活品质大幅提高。” 村党支部书记张文灿在工作总结中提到。推动这一系列转变的,正是“一猪一梨”产业发展策略。

2013年,土店子村支“两委”积极作为,引进巴东县将军山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达成梨树种植技术合作协议,发展了500余亩梨园。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全力打造集观光、采摘、游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此外,土店子村打出 “黑猪”特色牌,推行黑猪喂养定制模式,每年年初举办年猪签约会,年末组织年猪宴,提供杀年猪、吃刨汤等一条龙服务,深入挖掘黑猪养殖的产业链价值。

如今,土店子村端稳了“果盘子”,拎住了“肉篮子”,村民收入持续增长。与此同时,村民对精神文化生活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与村支“两委”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规划不谋而合。2021年,村支“两委”经过多次讨论,决定采用黄泥糊墙、青瓦覆顶的方式,对村落核心区民居进行改造,最大程度保留乡村的古风古貌和民族气息,打响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品牌。

据村党支部书记张文灿介绍,村里申请了250万元项目补贴资金,村民自发投资近1300万元,全面完成了核心区民居改造。这一举措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还为土店子村打造了一张亮丽的名片。改造后的土家族“青瓦黄墙”特色民居,兼具古朴外观与现代居住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寻觅“乡愁”。2024 年,土店子村共接待游客14万人次。

今年,土店子村旅游发展将迎来新的里程碑。投资1800万元打造的智慧农业展销中心和太空舱、小木屋将于4月中旬开门营业。届时,住特色民宿、赏土店云海、参与农业培训,将成为土店子村吸引游客的新亮点,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目前,悬崖民宿4月份订单已超千人。“悬崖民宿由第三方公司运营,村集体经济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村民也可通过土地租赁增加收入。”张文灿介绍。

在发展过程中,土店子村也面临着挑战。土家族世代流传的土葬习俗,习惯将逝者葬在房前屋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村里随处可见的坟墓,成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难题。许多游客反映,难以拍摄到没有坟墓的“干净”照片。最早在村里投资的老板周凯称,其农家乐及研学园周边100米范围内,就有六七座坟墓,其中一座甚至位于农家乐入口处,高大的墓碑对客人和小朋友影响较大,他不得不采用篱笆对部分坟墓进行遮挡。

从2020年开始,土店子村打响了移风易俗攻坚战。经过公墓选址、召开村民大会等前期准备,村支两委向村民讲清“经济账”和“生态账”,赢得了大多数村民的支持。2022年4月,土店子村正式启动殡葬改革。截至2023年5月,土店子村核心区的102座坟墓全部迁进村级公墓。

今年,土店子村被确定为“荆楚四季村晚”省级基层示范展示点。从4月11日起,土店子村将开展一系列基层示范展示活动,向全社会展示土家风情和乡村振兴建设成果。“我们将全力保障‘荆楚四季村晚’在土店子村成功举办,结合本地特色开展系列活动,丰富游客体验,进一步擦亮土店子村的旅游品牌。 ”张文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