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旭日东升向未来——记“荆楚好老师”巴东县神农中小学校长谭东升

发布时间:Sep 8, 2024 | 作者:严玉玲 谭明黎 蒋梦玲 贾苗苗


谭东升获评“荆楚好老师”

金秋九月,桃李芬芳。

在第40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9月6日晚,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2024“荆楚好老师群星闪耀”教师节颁奖活动在武汉举行,巴东县神农中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谭东升现场领奖,全州仅两位老师获此殊荣。

“教会学生读书求知,培养学生艺术特长,为百年老校奏响钢琴旋律,带莘莘学子扬帆人生船帆。”这是组委会给予谭东升的致敬词。

谭东升,已过天命之年的他在教育教学岗位辛勤耕耘35个春秋。从村小到镇小,从教师到校长,从乡镇到县城,一路走来,虽坎坷艰辛,但也硕果满怀。

躬耕教坛数十载,他教出了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的快乐学子,带出了一群又一群业务精湛的阳光教师。他用初心、责任和情怀,在巴东教育事业发展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生动篇章。

用爱心点燃希望,每年落实一件实事

谭东升的教育故事,要从1994年说起。进修归来,谭东升在野三关镇初级中学任教。当时,野三关镇中条件差,位置偏僻,学生少。

“我出生在农村,深知农村孩子求学的不易。所以在生活中、经济上,能帮就一定要帮。”谭东升回忆,生在大山深处的娃,最需要的是“关注”和更多的“爱”。他帮助过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如今很多已叫不上名字,但直到现在,他都还会时常收到学生们发来的问候。“30多年了,学生们依然还记得我,很感动。”谭东升甚是欣慰。

他爱学生,也爱学校。2011年,谭东升被调任到“百年老校”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当校长。

野三关镇民族中心小学地处老街,办学条件差,设施设备紧缺,学生2千余名,食堂总面积仅100多平方米,厕所男女总蹲位38个。

“学校扩建迫在眉睫,将眼光放长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谭东升下定决心,力争每年落实一件实事。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学校改扩建项目相继完成,征地10余亩,建成标准化学生食堂、教学楼、综合楼、公共厕所。与此同时,学校还建设了当时全县最好的音乐教室、钢琴室、古筝室。

2017年,学校代表巴东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高分通过。条件的改善,让更多农村孩子接受了艺术的启蒙教育,走出大山、追寻梦想。

展特色风采,学生最起码有个特长

谭东升和孩子们在一起

2018年,位于县城长江北岸的巴东县神农中小学筹建,谭东升担任这所县教育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首任校长。

神农中小学是为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子女、扶贫搬迁子女、缓解城区超级大班、促进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建设。

“学校建立之初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家长不信任,学生不愿来。”面对如何管理好新办学校的一系列难题,谭东升一直在思考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新建学校,既能让孩子们开心学习,又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强健身体,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谭东升说,100分最重要的不是0而是1,要抓住1就得先抓身体,而运动就是最直接的方式。为此,谭东升确立以“体育精神、绿色质量”为办学理念,积极争取教育部门支持,在全县招考一批年轻骨干教师,统一思想,贯彻新教育理念。

每天晚上,谭东升和班主任们会带领学生们进行夜跑,并在学校开设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等各种体育运动课程和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锻炼身体。

“谭校长经常和我们打篮球、跑步、练太极,还时常鼓励我,让我对篮球有了更大的兴趣。”五三班学生张圣哲是一位篮球小将,从进入小学起就爱上了打篮球,这不仅让他的身体素质上了一个大台阶,还磨炼了他的意志,学会了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谭东升带领师生一起跑步

走在校园里,路灯上的展示牌总能吸引家长和参观人员驻足。上面悬挂着“体育之星”“学习之星”等奖牌,这是学校颁给学生的最高荣誉,学生在校九年,有四次评选机会,可三次入选,档案也会载入学校校史馆。

学校还开设了合唱团、武术社团、球类社团、器乐社团、话剧社团、棋类社团、太极社团、游泳社团等30多个社团,每年举办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让每位孩子都参与其中,让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

“我的学生最起码要有个特长。”谭东升说,学校将体艺教师评优表模,职称评定单独考核,尽最大限度提供更多平台,让艺体教师体现价值,引导、保障更多的教师愿意终身从事体艺教学。

在教学方面,学校严格执行体育教学用书,只要具备授课条件,必须按照体育教材授课,外加每学期学会一套体操。学生们在校读书九年,要会18套体操。在三年级开展羽毛球课堂,四年级开展传统体育课堂,五年级开展游泳课堂等特色体育课,并外聘县城内优秀教练到校指导训练。上体育课,小学必须上到期末考试前一天,初中则最多提前一个星期结束。

办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教育人

今年11岁的昕昕(化名)在读小学三年级时,出现走路摔跤的情况,后被检查出患有进行肌营养不良。

“这种病没办法治愈,不能正常行走。当时我感觉天都要塌了,但他还是坚持要上学,进出学校都是我背着来、抱着去。”昕昕妈妈熊女士抹了抹眼泪。后来谭东升了解到他们家的情况后,将昕昕原本在三楼的教室搬到了一楼,还为昕昕妈妈开辟绿色通道,方便她们进出校园,在生活中也为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趴睡”变“躺睡”,谭东升查看孩子们睡觉情况

“给了我们很大的方便,谭校长真正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也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熊女士感慨。

除了对学生关爱有加,谭东升还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发展。“谭校长经常和我们交心谈心。他说,我们既是老师,也是父母、哥哥、姐姐,我们既要有老师的理性,更要有爱心,有爱才有教育。”八年级班主任王威威是一名年轻老师,2020年进入神农中小学,从事党建工作。

“刚开始接触党建工作,经验不足,时常出错,谭校长不仅不会批评,反而会鼓励我,在他的指导下,我对党建工作越来越有信心。”王威威说,谭校长让每位老师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自信,也找到家的感觉。

“帮助新教师尽快进入适应角色,这不仅关乎教师的个人发展,更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关键一步。”谭东升说,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学校通过实施青蓝工程、举办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神农讲坛分享,推动教师快速成长。谭建华、向海艳、李雯等一大批名师享誉全省。

“记得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参加全省第三届小学生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时,半夜十二点了,谭校长还在关心我们的备赛情况,了解我们有哪些困难,让我们特别感动。”在谭东升的支持、鼓励下,向海艳获得了全省第三届小学生语文素养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如今,神农中小学已从办学之初的16个教学班增至48个教学班,学生2500余名,学校被授予国家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湖北省民族团结示范学校、湖北省义务教育改革实验i学校等荣誉称号。谭东升也被评为巴东名校长、恩施州四有好校长、恩施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恩施州首届十大优秀校长和2024湖北荆楚好老师。

“我们要做朴素的教育,把学生放在首位,把教师放在中央,多做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的事,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管理,面向未来,向现代学校迈进。”面对未来,谭东升信心满满。


记者手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何让一棵棵幼苗长成参天大树?谭东升校长用自己的行动作了最好的说明。

在短暂的采访中,让我感受到,作为人民教师,他既严谨执着,又和蔼可亲。他始终坚持立足岗位,身体力行把教育家精神转化为立德树人的理想、教书育人的追求。

刚走上工作岗位,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不怕苦,也乐于吃苦。“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做到极致。”这是谭东升校长常说的话,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团结的力量,改变了农村地区贫穷的现状,帮助无数山里娃走出大山。到了神农中小学,他通过短短的五年时间把一所新建校发展成深受家长推崇的口碑名校,他带领神农中小学一帮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在光耀荆楚的巴东“教育现象”背后,正是因为有以谭东升为代表的一大批光荣的人民教师,默默付出在三尺讲台,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传播知识、启迪思想、传递真理的时代重任,诠释了塑造灵魂、培育新人、成就梦想的师者本色。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教育家和优秀教师的新时代,广大教师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再肩。做好教育,需要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地辛勤耕耘、接续奋进!让孩子们在爱的教育下,吸收雨露,茁壮成长!

眼下,即将迎来第四十个教师节,由衷地祝福广大教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