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主流媒体看巴东】巴东: 光影下的匠心和传承

发布时间:Sep 5, 2024 | 作者:胡金艳 梁馨尹 郭敏


一面白色幕布,一张案板,一束昏黄的灯光……在巴东县非遗馆,巴东皮影戏非遗传承人李厚元手挑皮影,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弯弓拉弦,时而布景耍影,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     

“天阴不知早晚,雪山哪知高低。人过七十三,好比破船下陡滩……”表演中,李厚元和其他艺人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他们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辅以打击乐器伴奏,精彩演绎各类剧目。   

“我觉得演皮影戏的爷爷很厉害,演绎的人物也很逼真,非常有趣。”游客范佳煜激动不已。

“儿子以后爱好皮影的话,就让他学,把皮影戏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传承下去。”游客薛维春说道。       

2016年,巴东皮影戏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20年,李厚元被巴东县文化和旅游局认定为巴东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皮影戏(巴东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人”这三个字,饱含着李厚元三十多年来,对皮影戏的坚守与传承。  

“我这一生都爱演戏、唱戏,只要有人喜欢皮影戏,我就会一直坚守下去。”抚摸着手中的皮影,李厚元欣慰地说:“在非遗馆里,看到这么多游客喜欢皮影戏,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也让我看到了皮影戏传承下去的希望。”  

巴东皮影戏在民间也被称作“皮褂褂”或“皮影子”,广泛流传于巴东县长江以北的神农溪流域。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化过程中,巴东皮影戏的唱腔不仅吸收了本地的民间山歌小调、薅草锣鼓等音乐体系的精华,其艺术性和表演风格也有着巴东地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巴东历史文化变迁的生动缩影。   

“这些非遗珍宝带着美和科技,穿越千年来跟我们相遇。我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喜欢这些生于民间、长于乡野、传入乡陌的非遗珍宝,传承非遗技艺,弘扬传统文化。”巴东县非遗馆工作人员高立表示。     

巴东县非遗馆的成立,标志着巴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外,巴东县还新建了县图书馆、县文化馆,打造了浓缩版“巴东老街”,还原了老城兴盛场景,给群众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巴东文化的窗口,进一步擦亮了巴东文化名片和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