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最美系列】水坡村:天河源头的特色民族村寨

发布时间:Feb 18, 2019 | 作者:


记者  刘修爱 曾垂伦

  沿湖的樱桃园、满坡的葡萄园、沿省道而改建的风情街,勾画出绝壁天河源头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坡村的美。

  
水坡村由原来的水坡村、水流坪村、风溪沟村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有22个村民小组,545户1872人,国土面积12.78平方公里。该村是水布垭镇北大门,巴鹤公路从村中心集镇穿过。全村境内天蓝气清,山高水长,有湖北省最大的岩溶湖——水流坪湖泊,有湖北省红色教育基地巴东“红旗渠”的源头,还有百亩葡萄园、百亩樱桃园,吸引了许多游客来这里休闲度假。

  “水坡村的美,美在风景,美在内涵。”据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应双介绍,“绝壁天河”的源头、华中最大的高山岩溶湖、省级特色民族村寨、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是水坡村的4张名片。
 


“绝壁天河”源头——水流坪
 
  一户一景、一院一景、院景相依,青瓦、白墙、木格窗、白虎图腾,特色民居成为水坡村一道靓丽的风景。近年来,在水布垭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沿河、沿路而建的水坡居民点、水流坪居民点实施特色民居改造约220户。

  为实现全村农民同步脱贫奔小康,该村在4组建立了易迁安置点,集中安置农户14户41人。眼眺绝壁天河之源,后枕巴鹤省道和特色民居风情一条街,依傍一棵古银杏树,14栋设计新颖、错落有致的安置房整齐排列,干净整洁,院子里笑声爽朗,桂花飘香,生机盎然。

  为净化环境,该村编订《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意见》,并写进《村规民约》,由农户自筹资金建起了3个垃圾房,倡导全村各家各户保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地面干净了,还得让空气干净起来。2015年,水坡村在全镇第一个响应禁鞭倡议,一个春节过完,没有一声鞭炮响。

  为实现村内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村风文明目标,村支“两委”干部决定在全村开展乡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消除村内建筑乱建、车辆乱停、禽畜乱跑和农村垃圾围村、围田、围路等环境卫生顽症。

  同时,村委会多次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号召全村群众人人参与,户户争创“卫生清洁户”。每月按照室内、室外、门前屋后清洁情况进行评比,并对“卫生清洁户”“环卫标兵”实行统一奖励,带动所有农户参与“美丽乡村,洁净家园”行动。

  此外,由于水坡村属于二高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加之有湖泊提供大量的水汽,适宜葡萄生长。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该村统一引进的100余亩葡萄现已进入丰产期,这个被称作巴东“吐鲁番”的地方,葡萄亩平收入上万元,甜到了种植户的心坎儿上。
 


特色民居

  2016年初,水坡村又发展樱桃200亩,白柚500亩,独活、木瓜等药材1000余亩,老百姓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

  在群众休闲娱乐广场,“说法墙”“和谐墙”写满了“公民道德五字经”“家庭美德三字经”及相关法律知识,村里还开放了农家书屋、电教室和村民娱乐活动室,并组建了文艺宣传队,开展“公益事业热心人”“尊老爱幼模范户”“好媳妇”等评比活动,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以丰富。

  如今,水坡村已成为清江岸边的一颗明珠,一栋栋具有土家特色的民居错落有致,一条条宽敞的公路四通八达,一盏盏小巧玲珑的节能路灯雪白透亮,一个个生活富足的村民翩翩起舞,关口葡萄、高山核桃等产业渐成规模,到处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走产业兴村和旅游兴村之路,用基础设施建设为水坡村的美丽明天铺路,用产业发展为百姓生活撑腰,力争把水坡村打造成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美丽乡村,成为巴鹤省道线上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对于未来,杨应双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