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山村蝶变】绿葱坡社区:高山村落的美丽“蜕变”

发布时间:Jul 13, 2020 | 作者:


记者 谭志华 特约记者 陈小明

苍翠青山掩映下的绿葱坡社区

巴东县绿葱坡镇绿葱坡社区处在“鄂西屋脊”,平均海拔1500多米,209国道穿境而过,由于夏季温度保持在18-23℃之间,植被丰盛、山花遍野,气候宜人,一直是恩施州内外游客盛夏避暑的好去处。无论是从气候植被、人文环境,还是区域交通优势、公共配套服务方面,均是建滑雪场的理想之地。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引领下,2018年5月,绿葱坡滑雪度假小镇项目应运而生。

绿葱坡滑雪度假小镇项目是恩施州重点项目,项目按照“一季带三季”的规划理念,以滑雪为龙头,统筹规划建设集运动、休闲、康养、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为保障绿葱坡滑雪场项目用地,在绿葱坡社区党支部书记雷仕林带领下,驻村帮扶工作队、村支两委全员上阵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感情、摆事实,最终妥善解决了项目用地难题。

2018年12月29日,绿葱坡滑雪场完成首次试滑。5月签约,10月开工,绿葱坡滑雪场创造了全国滑雪场“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试滑”的“巴东速度”。

银装素裹下的绿葱坡滑雪场(资料图)

而随着搬迁群众入住滑雪场旁的福馨嘉苑安置小区,项目建设有了生力军、居民工作有了新去处。

7月6日,雨后,49岁的宋秀军走在去绿葱坡滑雪场工地的路上,今天他要在工地挡土坡上工作,清理被雨水冲刷下来的泥土。

“现在日子真的是很有盼头的。”以前,住在绿葱坡社区一组的宋秀军一家全靠种地为生,偶尔短暂地打点零工补贴家用,日子过得较为清苦。2019年他们一家搬进了紧靠滑雪场的福馨嘉苑安置小区。村里通过跟滑雪场签订协议,优先保障了安置小区的居民上工。现在宋秀军和妻子既可以在家耕种,又可以在滑雪场务工,一个月下来能挣三四千元。

干净整洁的安置小区

紧抓滑雪场新建的机遇,绿葱坡社区围绕乡村旅游开发做文章,以滑雪场为中心,推出特色乡村游,吸引州内外不少游客慕名前来游玩,让村民们的“旅游饭”越吃越香。

在绿葱坡集镇上的红新民宿内,办理好住宿后,游客兴致勃勃地前往滑雪场参观。

作为一家十几年的老店,红新民宿抓住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滑雪场新建带来的人气,为州内外游客提供品尝特色农家饭、欣赏特色民族表演等旅游项目,同时还为游客提供食材和器具,体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乐趣,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玩。

“我们这个地方气温凉爽,空气清新,离滑雪场又近,生意比以前确实好了很多。”红新民宿老板田红英告诉记者,夏季避暑游客多、生意好,冬天,滑雪场的魅力让生意更火爆。

同时,绿葱坡社区还依托当地独特的高山气候环境,在雷达站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因地制宜,形成了以神农香菊、金果、蔬菜、药材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借助着旅游发展带来的人气,种植的药材、蔬菜、水果销售路子更宽阔了,逐步实现了农旅有机融合。

挂果的梨树

“梨子熟了以后,你们可一定要再来我家好好品尝一番。”绿葱坡社区九组村民刘贵先热情地招呼路过的记者到家里做客。

刘贵先的房子是红瓦白墙蓝底,石板小径两边长满了鲜花,干净的院落里各色花朵盛开正艳,房前屋后还摆了几十桶土蜂箱,门口的梨树已经开始挂果。“路修好了,自驾游的客人多起来了,我们也要把屋子收拾好,莫让别个看笑话。”刘贵先说道。

而在以前,门口的土路让刘贵先伤透了心:“天晴还可以搭个便车,下雨到镇上全靠走路,一脚深一脚浅地踩泥巴里,一个踉跄回家就得换衣服。”

在雷达站、驻村帮扶工作队、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刘贵先家门口狭窄的泥泞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客商的小货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他家种植的药材和金果梨连上了“致富路”。

目前,绿葱坡社区已发展神农香菊380亩、药材250亩、蔬菜300亩、金果产业102亩,有效地推动了社区产业发展。

抢抓精准扶贫政策的机遇,绿葱坡社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乡风文明、旅游发展上狠下功夫,村里产业壮大了,村民富裕了,村庄变美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增强了。

“让环境和乡风变得更好,依托滑雪度假小镇项目,做好农旅结合的文章,我们社区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望着村级阵地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雷仕林对未来充满信心。

焕然一新的党员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

值班编辑:邓毅 责任编辑:谭晓萍 校对:廖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