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堂戏州级传承人——谭大翠
发布时间:Nov 27, 2018 | 作者:

为谭大翠(左)受邀在百姓家中演出
1982年,谭大翠和丈夫胡明章拜白羊坪著名堂戏艺人黄大国、黄大明为师学习巴东堂戏。两年后(1985年),出于对堂戏的热爱,夫妻二人组建了“沿渡河胡明章堂戏戏班”,该戏班为巴东最早期的堂戏表演队之一(北京民族出版社《巴东堂戏》第56页有记载)。他们夫妻二人同德同心,在堂戏表演艺术上相互学习和研究,不久并在沿渡河及周边名声大噪。该戏班演出的《槐荫会》、《亲家过门》、《红案代书》、《南桥会》、《海棠花》等剧目在当地已成为最红和最受群众欢迎的传统戏。由于聪明好学,谭大翠几乎能包揽饰演所有的角色,对“生、旦、净、丑”角色的把握尺度,人物塑造,谭大翠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其表演风格大受欢迎。演出堂戏是谭大翠夫妇的共同爱好,但这个职业并不能养家糊口,为了抚养孩子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另谋出路,1992年中旬,“沿渡河胡明章堂戏戏班”解散。
1993年,平阳坝文化站组建堂戏表演队(巴东堂戏溪丘湾传承基地前身)招募堂戏演员,谭绍康站长(现省级传承人)邀请谭大翠再度出山。出于对堂戏的执着和热爱谭大翠欣然答应了邀请,并担任饰演“生、旦、净、丑”四个角色。在平阳坝文化站堂戏表演队的7年时间里,谭绍康老师对巴东堂戏进行了系统性的挖掘和整理,谭大翠的表演技巧更得到了跨越式的提高。其舞台形象独具特色,角色表现和感染力极强,表演技巧出神入化,深受老百姓喜爱,是巴东乃至周边县市最当红的堂戏名角之一。
2011年,神农架下谷坪土家族乡文化站堂戏传习馆负责人慕名找到谭大翠,希望她能抽时间指导下谷坪的堂戏发展。谭大翠欣然答应了邀请,并和下谷坪文化站堂戏传习馆签订了两年的合约。在谭大翠的指导下下谷坪的堂戏传承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并在省内外的各项赛事和交流中得到诸多殊荣。2013年6月,由于巴东堂戏传承和发展的需要,谭大翠回到巴东堂戏溪丘湾传承基地,继续担任“生、旦、净、丑”角色,并兼任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文化站堂戏传习馆堂戏艺术顾问和指导老师。
在三十多年的堂戏传承生涯中,谭大翠累计传授徒弟200余人,其的足迹遍布巴东江北各乡镇和村寨,以及周边县市的巫山、神农架、房县、兴山、秭归等地,其事迹在当地电视台和州内外媒体多有报到。2009年6月,在首届恩施州地方戏汇演中参演的传统堂戏《送寒衣》荣获表演三等奖,2009年11月,在巴东首届“红丝带”杯戏剧演创大赛中荣获表演二等奖,并于2011年,被县文体局表彰为先进个人。
- 上一篇: 土家族民间历法省级传承人——谭支秀
- 下一篇: 巴东堂戏州级传承人——黄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