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巴东强化非遗保护 助力“文化巴东”建设

发布时间:Oct 20, 2016 | 作者:


  本网讯(记者 黄华)10月18日,记者从巴东县文体新广局获悉,经专家评审,黄庆玲、谭大学等30位民间艺人被确定为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至此,巴东县共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86人。

  此次共评选出《五句子山歌》代表性传承人6人,《茶店高腔山歌》代表性传承人2人,《野三关高腔山歌》代表性传承人4人,《巴东堂戏》代表性传承人7人,《巴东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3人,《木胎漆器髤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人,《铜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人,《巴东皮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人,《谭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1人,《田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1人,《春节花灯》代表性传承人2人,《烙画》代表性传承人1人。

  近年来,巴东县进一步加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和传承基地保护,鼓励和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增强非遗活态传承能力,促进全县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推动“文化巴东”建设。出台《巴东县文学艺术精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奖励办法》,对传承人和传承基地实施奖励,鼓励传承人开展传艺、技艺展示、艺术创作、讲学及学术研究等活动。

  据了解,县非遗部门已先后在野三关镇建立“巴东土家撒叶儿嗬保护传承基地”“巴东土家族民间历法保护传承基地”,在官渡口镇建立“长江峡江号子保护传承基地”“长江峡江号子链子溪训练中心”,在沿渡河镇、溪丘湾乡建立“巴东堂戏保护传承基地”,在信陵镇建立寇准的故事、五香豆腐干制作技艺传承基地。

  至目前,全县已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基地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