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土家年味浓
发布时间:Jan 23, 2020 | 作者:
记者 黄华

“想哪日在杭州,把书供,结拜好友祝九红……”1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巴东县沿渡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多功能厅,鼓锣争鸣,歌舞相随,演员们尽情排练,堂戏《楼台会》让十多名观众拍手叫绝。
巴东堂戏,当地称踩堂戏,属全国380个地方剧种之一,流传于巴东县神农溪流域。酷爱堂戏的巴东人,把她比作“神农溪上一朵跳动的浪花”。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在文化部门的精心培植下,热爱堂戏艺术的人如雨后般春笋涌出。
目前,沿渡河镇已有80余人长年活动在乡间,并成立了巴东堂戏传承基地,专门从事堂戏的普及推广与传承工作。《巴东堂戏》已成为沿渡河镇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明片,历年来,多次在省、州、县的各类文艺汇演、参赛中获得大奖。每年都有接待各类媒体的采访、录影、报道和推介。
“我们这段时间一直在排练,准备春节期间进村演出,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排练间隙,沿渡河镇政府退休干部、堂戏传承人易礼朝老师告诉记者。
衣袂翩翩,妆梳草草,歌词诙谐,唱腔独特,尽显巴东堂戏魅力。《槐荫会》《送寒衣》《海棠花》《劝夫》《雁门关》……大厅内,生、旦、丑等角色轮番弄姿说唱,热闹洋洋。
年关至、年味浓。土家族的年文化丰富多彩。杀年猪、吃刨汤、打糍粑、熏腊肉、唱山歌、看堂戏……这些原汁原味的年俗让您感受到土家人别样的年味儿。
老街、老巷、老民居,承载着一代代野三关人的浓浓乡情。野三关千年老街,虽没有城市的热闹与喧嚣,走在青石板铺就的路上,街上行人稀稀疏疏,两边的仿古建筑,仿佛在穿越时光,把游子带回到那浓浓的年味儿,土家腊肉、腊鱼、香肠、熏豆腐……满街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和扑面而来的年味。
“要过年了,儿女们都从外地回来了,要忙着把猪头、猪蹄子烧好,洗干净,准备团圆饭。”54岁的杨银桂忙着烧猪头,脸上洋溢着说不尽的喜悦。滋滋、滋滋……火焰烧着猪头,一股腊肉的烟熏香味漫过老街。
大红灯笼高高挂,新春年味渐渐浓。像杨银桂一样,在老街,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烧腊肉、磨豆腐、蒸扣肉、炸酥肉,五香味穿透了整个老街。
曾经,在千年老街,吃几块五香豆干、品几粒阴豆豉,再喝上几口土得掉渣的合渣汤,是难得的美食享受。随着时代的变过,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裕,团圆饭的菜谱也在不断翻新,鱼、虾……这些美食也被端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

“现在党的政策好,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杨银桂满满地幸福感,她希望新的一年儿女的工作更稳定,都常回家看看。 土家人的年如诗如画,品不完的美食,叙不尽的亲情,回到父母身边,走到亲人之间,过一个充满亲情的“中国年”!
- 上一篇: [重要通知]闭馆公告
- 下一篇: 驰骋冰雪秘境 见证旅游崛起‖湖北省高山滑雪锦标赛在巴东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