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 ,守望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Jun 27, 2019 | 作者:巴东文旅云
巴东是巴文化、楚文化、土家文化的发祥、交汇、融合之地,在这块土地上蕴藏大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语言、地方戏曲、土家舞蹈、历史传奇、民间故事、薅草锣鼓、劳动号子、山歌民谣……
秀丽的巴山楚水不仅养育了勤劳、纯朴、厚道的三峡人,而且孕育出了三峡人民在生产习惯、服饰、建筑、民间艺术、喜庆习俗、烹调技艺、精神风貌等独特的人文气质。其中,“巴东撒叶儿嗬”是土家族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极具文化穿透力和感染力。
截至目前全县已有68个项目入选国家、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长江峡江号子》、《土家撒叶儿嗬》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东皮影戏》、《巴东堂戏》、《巴东土家民间历法》、《寇准的故事》、《五香豆干制作技艺》等11个项目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花鼓子》、《翘旱船》、《田氏正骨法》等18个项目被州人民政府公报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巴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目前成功申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人,州级19人,县级86人,其中5人被恩施州政府受予“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继整理出版了系列民间文学丛书共16本,完善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数据库,建设升级成了国家、省、州、县四级名录库。2017年5月,完成改造升级的200平方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大厅,正式投入免费开放使用。
陆续建立了堂戏、撒叶儿嗬、舞龙舞狮、土家民间历法、长江峡江号子等保护基地,传承保护基地和训练中心。为巴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 上一篇: 青年二胡演奏家莅临巴东县文化馆
- 下一篇: 树立“巴东名舞”特色品牌 百名广场舞爱好者秀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