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巴东好茶香致远——金骏眉20周年庆暨神农得荼地探索记

发布时间:Apr 22, 2025 | 作者:记者 谭明黎 阙晋伟 通讯员 万 红


四月的秘境巴东,云雾缭绕,山峦叠翠,在峡江南北起伏的群山之间,一垄垄茶树竞相吐绿,犹如绿浪翻涌,清香四溢。

巴东地处神秘的北纬30°,是神农氏发现茶的地方,被誉为千年贡茶之乡。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茶,如同一条坚韧的纽带,将巴东秀美的自然山水与厚重的人文历史紧密相连,在岁月长河中静静流淌,散发着迷人芳香。

神农得荼 古韵流芳

4月20日,纪念金骏眉创始20周年暨探秘神农得荼地活动在巴东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茶界行业专家、媒体代表及企业和经销商代表齐聚沿渡河镇小神农架村,探茶源、品茶韵、共话茶产业未来。

“你们看这漫山遍野的野茶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吸收着纯净的山泉水,每一片叶子都饱含着大自然的馈赠。”踏进位于湖北巴东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的小神农架野茶基地,参观者们置身原生态的丛林间,一边欣赏沿途美景,不时发出惊叹。

这片秘境,相传是5000年前神农氏采药、尝百草中毒、幸得“荼”而解毒的圣地。巴东是中国第一部《茶经》开篇所述的“巴山峡川”——古树参天、嘉木成林。165部茶史古籍在此沉淀,亦是单个地方茶古籍最多、地方茶史料记录最多的地方。

“这里的野茶完全是自然生长,你看它们这么小,其实至少有好几百年了。”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原秘书长翁昆感叹道。在小神农架,约1.2万棵百年以上的古野茶树藏身万亩生态丛林,18棵八百年以上的古茶树静立山间,诉说着“南方嘉木”的传奇。

“我们的小神农架野茶基地有着优质的生态环境,从源头上保证了野茶的品质,这些优势让我们在推广野茶时,充满底气。”正如正山堂福州子公司代表张慧所言,小神农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的茶叶肥厚如翡,如今已成为正山堂巴东红优质宝贵野茶资源。

“自2019年公司成立以来,已累计在小神农架村收购野茶鲜叶35万斤,村民们收入累计已达1080万元,受益农户280多户。”据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谭政介绍,当地村民也搭上了增收致富的便车,每年春季到初夏,村民就进山采摘野茶鲜叶。

活动中,除了重走神农寻茶之路,探秘野茶源,感受巴东的茶文化魅力外,还举行了“神农得荼流传地·野茶资源集聚区”揭牌仪式和金骏眉20周年全国多城传递仪式,巴东县小神农架被授予“中国优质野茶(红茶)资源核心产区”。

从神农得荼到骏眉新生,历史的底蕴传承与当代的匠心独运在巴东小神农架碰撞出璀璨火花。一片野茶叶的传承与创新,也见证了巴东乃至整个中国的茶历史。

绿叶生金 产业振兴

“今年春茶芽头饱满,卖了个好价钱!”近日,在巴东县溪丘湾乡天池岭村的铧厂垭茶园,当地茶农谭明秀忙着采摘最后一批春茶。据她介绍,自家的5亩地茶园,仅春茶一季就能收入1万多元。

眼下,进入谷雨时节,也是春茶采摘的最后关键时期。连日来,在巴东县沿渡河、溪丘湾、绿葱坡、金果坪等多个乡镇的生态茶园,呈现一片繁忙景象。茶农们身背特制的竹篓,穿梭在茶树间,手指如灵动的音符,熟练地采摘着鲜嫩的茶叶。

巴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优势,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境内丰富的野茶资源也为茶叶基地建设和现代茶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发展茶园20.6万亩,万亩以上茶叶主产乡镇达到7个,千亩以上专业村有25个。

“我在村里为他们收鲜叶,一年能挣2万多块钱,这也是一笔额外的收入。”溪丘湾乡甘家坪村村民张周玉高兴地算着经济账。

近年来,巴东县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助力、品牌创建等一系列举措,全县茶产业发展乘势而上。目前,巴东县茶企达到108家,规上企业8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从茶叶种植、加工到产品销售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条,为茶农带来持续稳定的收入,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带动近4万户农户增收致富。

笃定致富“金叶”,赋能产业振兴。截至目前,巴东全县茶叶年产量达3800余吨,综合产值超5亿元,巴东已连续8年获评“中国茶业产业重点县”。“正山堂·巴东红”“骏眉中国·巴东红”分别获得世界茶产品金奖、银奖,“巴东红·小神农架野茶”荣获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金奖。

2024年,巴东县茶业基地名列“第一批湖北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名单、巴东县“神农得荼地 又见巴东红”入选茶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从传统工艺到创新融合,从单一绿茶到红茶、白茶、乌龙茶、海棠茶、小橘红“六茶共舞”,从名优茶出省到大宗茶出海,如今,品质优良的巴东茶在传承与创新中已然绽放光彩。

此外,巴东还通过不断强链、补链,大力推进“神农溪·正山堂泡茶水”及茶饮项目合作,茶食品、茶提取物开启产业新赛道,全县茶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茶产业发展焕发勃勃生机。

茶旅共舞 再启新程

“欣赏了巴东的山水美景,又探了小神农架野茶源,感受了巴东茶韵魅力,体验真不错。”《大众电影》杂志社社长郑阳表示在此行中收获很多。

小神农架野茶源古韵流芳、神农溪畔纤夫号子回荡峡江、巴东红体验馆非遗茶艺演绎古今、巫峡口饱览峡江美景笑语盈盈……

“品野茶、制香茗、观纤夫、看美景,这才是诗意栖居!”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参与者沉浸式感受巴东茶文化魅力和茶产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活力。

“巴东县作为正山堂茶业公司在全国确立的13大核心产区之一,我们在奋力做强创优自身品牌的同时,深入挖掘巴东茶史、茶俗、茶艺等文化精髓,讲好巴东茶故事。”湖北正山堂巴东红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场总监谭政说。

当前,巴东正依托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秀美的山水生态,以“茶+”破题,积极探索“茶+文化”“茶+非遗”“茶+研学”等新模式,融合非遗、农耕、红色文化,聚焦产、学、研、文、旅等领域,打造集茶叶种植、采摘、生产加工、生态观光、文化休闲、研学体验、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茶旅融合体验区,推出一批独具特色的茶文旅项目和一系列特色旅游线路。

茶旅融合启新程。如今的巴东,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一幅“以叶富乡”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从武夷山到武陵山,伴随着金骏眉20周年的茶香飘向九州,巴东正以“三茶统筹”为笔,蘸生态墨、书文化魂,奋力谱写茶产业发展的“新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