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阿妹“手拉手” 谭羽轩力挺神农架和巴东文旅联动
发布时间:Feb 25, 2025 | 作者:向利
2月21日,“神农架·谭羽轩”视频号发出一条推介巴东文旅的视频,其中一句“巴东从不背诵山水,因为她本就是行走的峡谷,会唱歌的江流!”霸屏了巴东人民的朋友圈。
谭羽轩是巴东县沿渡河镇人,从小生活在如诗如画的神农溪畔,这位充满巴东山水灵气的姑娘,如今是湖北省劳动模范、神农架旅游推荐官,这位巴东的土家阿妹把自己和“神农”紧紧联系在一起。
摸清文旅“家底”,开启“串门式”推介。
2月11日,在神农架林区三级干部暨文旅融合发展大会上,谭羽轩作为代表发言,她说:“我将做好‘串门式’宣传文章,积极与周边地区的文旅推荐官联动,通过线路互推、合体出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赢得各级干部点赞。
“串门”从巴东开始!
2月17日至19日,谭羽轩携团队回到家乡巴东县,开启为期3天的采风拍摄之旅,通过社交媒体展示巴东的自然秘境与文化底蕴。
“巴东和神农架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我们以脚步丈量土地,用镜头与故事串联起鄂西文旅的瑰丽画卷。”谭羽轩拉着巴东县文旅推荐官邓婕的手,两人相谈甚欢。
“山水同脉,探秘无界,我们在长江边共绘这幅壮美的生态诗篇。”邓婕在自己的朋友圈立下了Flag。
看到巴东非遗馆内九佬十八匠长廊的展示品,谭羽轩说:“看见这些农具,就想起了小时候父母劳作时候的场景,每个人看到这些工具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
谭羽轩与巴东堂戏非遗传承人龙双一起合唱,尽显非遗的独特魅力。
体验纤夫拉纤后,她说:“长江峡江号子是巴东文旅的‘灵魂’,值得向世界讲述。”
谭羽轩迫不及待地到巴东无源洞、巫峡口、巴人河等景区探索秘境。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来到李商隐写《夜雨寄北》的无源洞风景区。这里集诗、洞、峡、林、瀑、泉于一体,洞外峡谷幽深、瀑布飞驰,洞内泉水奔涌、钟乳荟萃。
春节期间,景区以峡谷山水为背景,以“话巴山夜雨,探兀洞奇缘,赴奇妙之夜”为主题,打造景区夜游项目——“巴山奇妙夜”,让“客流”变成了“客留”,开启了夜游之旅。
“太阳出来嘛红花闪闪,四山黄哟红花对牡丹,唱支山歌嘛一把红扇子,送情郎嘛绣球花儿圆,我拉着郎腰带,问郎几时来?”
“我今儿没得空啊,明儿要砍柴,我后儿天才到小妹家中来。”谭羽轩情不自禁和艄公对起了山歌。
抬头极目千山秀,俯首推开万里江。在万里长江90度大拐弯的地方,巫峡口景区的缆车入口排起长队。谭羽轩站在灵芝仙台上俯瞰长江,沉醉在壮美三峡的自然魅力中。
她说:“长江奔流而过时,会放慢脚步,为这座城绕个圈子多停一会,留下最野的长江第一拐。”
巴人峡谷险,路旁贡茶香。步入巴人河景区,遮天蔽日的森林、清幽碧水的山野、鸡犬相闻的村寨,让谭羽轩流连忘返。她赞汉道:“巴人河就是一部用喀斯特地貌书写的立体山海经。”
在采风中,她不仅拍摄素材,还与当地导游分享经验:“讲解要‘见物更见情’,山野间的每一棵树,每一株植物都有故事,要把山间的草木赋予人性。”
巴东文旅推介官和导游纷纷点赞道,谭羽轩的到访为当地旅游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其专业视角有助于提升景区服务品质和文化内涵。
巴东县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詹朝武说:“神农架与巴东同属鄂西生态圈,资源互补性强。未来可联合推出跨区域旅游线路,实现客源共享与品牌共赢。”
才邀“陈翔六点半”,又迎省劳模。2025年伊始,巴东抢进文旅短视频赛道,紧抓流量密码,巧跟“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文旅新风尚,开展“请老乡、回家乡、建故乡”活动,持续邀请原籍巴东的人才回乡,借用他们强大的网络流量和成熟的制作能力,将丰富多彩的巴东地域文化和旅游景观赋予“有趣的灵魂”,让巴东故事传遍四方。
- 上一篇: 湖北巴东:巫峡美景醉游人
- 下一篇: 东坡社区:产旅融合正当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