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文化大餐”年味儿足
发布时间:Jan 1, 2025 | 作者:严玉玲 蒋梦玲
堂戏表演(段勇 摄)
“吃刨汤、看堂戏,年味儿越来越足。” 2024年12月31日,记者带领网友“打卡”巴东县口子镇沿渡河镇,感受这里浓浓的跨年氛围。
一湾灵动的碧水,一个靓丽的新村。罗坪村位于沿渡河镇,是国家5A级景区神农溪所在地,是湖北省旅游名村。
站在罗坪村眺望,满目苍翠,一个个黄澄澄的柑橘挂满枝头,宛如一个个小灯笼。眼前的神农溪碧波荡漾,两岸悬崖高耸,溪水在峡壁间冲撞,云雾在半空中缭绕,像一位灵动的少女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面纱。
上午9时,在罗坪村张昌顺家的院坝里,前来吃刨汤、看堂戏的村民络绎不绝。“要过年了,准备一桌团圆饭,请街坊邻里一起吃刨汤。”张昌顺和爸妈忙着做饭烧肉,脸上洋溢着说不尽的喜悦,一阵阵清香铺满整个院子。
“杀年猪吃刨汤”是土家族人一年丰收的象征,也是迎接新年到来的礼仪。餐桌上,一盘盘弥漫着浓浓土家风味的榨广椒炒五花肉、咸菜扣肉、苞米面粉蒸肉、萝卜炖排骨等特色菜肴,让人垂涎欲滴。街坊邻里围坐在一起,吃刨汤、拉家常,幸福的笑容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巴东人民很热情,两地就像一家人一样。”谭唐艾儿是重庆奉节人,因为罗坪村与重庆接壤,两地交融频繁。听说今天好友家里可以吃刨汤、看大戏,她早早地便赶过来,和朋友共享文化大餐。
“四九,我们到祝家庄探亲访友,来到三岔路口不知去路,你前去将路问明 ......”在一旁,该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带来的堂戏《山伯访友》也“端”上了桌,曲调悠扬、婉转动听。
《山伯访友》讲述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二人“毕业分配”半年以后,山伯走访英台的故事 。在现场观看堂戏表演后,主播也请教老师,一招一式,学起了唱堂戏。
“堂戏听上去很简单、很好听,但要自己唱出来,确实需要一些功底。”在体验完唱堂戏后,主播如是说。
巴东“堂戏”因早期多在堂屋演出而得名,在巴东有300多年的历史,已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沿渡河镇,《山伯访友》《送寒衣》等堂戏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剧目。
“我学堂戏一年多了,因为爷爷是堂戏传承人,经常听他唱,所以我也爱上了堂戏,我会坚持唱下去。”曹欣瑶今年8岁,是小小堂戏爱好者。在现场,她也为我们唱上了堂戏,声音格外动听。
据巴东县沿渡河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李才文介绍,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沿渡河镇免费开办堂戏培训班,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等活动,让更多年轻人近距离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感恩国家的好政策,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2024年圆满收官了,也祝愿来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张昌顺望着眼前的热闹景象,许下了新年的愿望。
- 上一篇: 多彩非遗迎新年
- 下一篇: 喜讯!巴东一自媒体作品获省级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