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祖兵:声声“号子音” 满腔“峡江情”
发布时间:Nov 21, 2024 | 作者:向利
曹祖兵(右一)与同伴拉纤
长江峡江号子历史久远,是船工们在过急流、闯险滩、与江流搏击时的即兴歌唱。一声声从心窝窝里喊出的长江峡江号子,记录着一代代峡江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抗争苦难的拼搏精神,也见证着险水恶滩的三峡由天堑变通途的发展历程。
随着竹筏木船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那段与激流险滩拼搏的艰苦岁月,也被永远写进了历史,而代表着峡江人精神的长江峡江号子,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
“我脚蹬石头手扒沙呐啊,只为儿女和爹妈呢,啰叻哦!”初冬时节,一声声高亢浑厚、雄壮有力的号子声从神农溪景区漂流峡谷悠然传来,几名船工纤绳在肩,齐齐用力拉着一艘豌豆角小木船逆流而行,两名船工一前一后,控制木船走向。
领头的船工,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江峡江号子”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曹祖兵。
年过六旬的曹祖兵自小在神农溪畔长大,父亲是一名老船工,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常年跑船拉纤,声声峡江号子是他童年最深的记忆。
“每天都有小木船从家门口通过,天天听到(船工)喊这个号子,我觉得蛮有意思也蛮好听,经常跟着喊。”卸下肩上的纤绳,曹祖兵陷入对往事的回忆。
神农溪景区漂流峡谷拉纤木船
第一次上船,曹祖兵就感到了莫大的震撼。一双草鞋,一根纤绳便是船工的全部家当。拉纤时,船工们个个青筋暴起,弓身趴地,同时嘴里发出“嘿嗬,嘿嗬”的怒吼,江水咆哮,如削的礁石擦船而过;放滩时,又一阵高亢激昂的号子传入耳鼓,只见船工个个全神贯注,舞桡的双臂随着号子的高低前后摆动,那姿态简直就是赴难的勇士……
什么叫生死搏击,什么叫雷霆万钧?曹祖兵第一次有了切身的体验,也正是从这一刻起,他知道了艺术的沃土在哪里,他要终其一生去解读船工号子、去解读峡江船工生活的真谛。
为了不让长江峡江号子成为“绝唱”,曹祖兵开始跟着船工拉纤,向老船工学习号子的各种唱法,同时创新表演形式,将长江两岸的新变化、峡江儿女的新生活都演绎在歌声里。
2011年7月,曹祖兵组建长江峡江号子展演队伍,在全县招募长江峡江号子爱好者,将长江峡江号子搬上舞台,送进社区、学校、景区,让更多的人近距离观看、了解长江峡江号子。
船工与激流搏斗
其中,谭元便是他招募的长江峡江号子最忠实的爱好者之一。
“在团队中,我是负责拉纤的,在舞台表演中,要让观众体会到船工上险滩不服输的精神。”作为船工中最重要的角色,谭元对长江峡江号子的舞台表演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经过不懈努力,十多年来,曹祖兵组建的长江峡江号子团队不断壮大。
“我们团队学员有47人,县级传承人有8人,年均开展送‘号子’下乡活动20余场,同时还参加县、州乃至省级展演活动,把长江峡江号子带到了全国各地。”提到自己一手创建的团队,曹祖兵言语中满是自豪。
2024年10月,由曹祖兵率领的表演团队远赴湖南,登上长江流域劳动号子交流暨展演舞台,一举夺得最佳表演奖。那一晚,巴东长江峡江号子响彻澧水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