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来巴东考古调查

发布时间:Nov 6, 2024 | 作者:陈美强


11月3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颖奇带领团队来到巴东,在水布垭镇景家坪村青崖洞进行二次试发掘,并开展第四纪洞穴堆积古生物化石调查。

现场,团队在青崖洞挖掘出了部分哺乳动物化石。此次挖掘出的动物化石的具体种类,还需进行下一步科学鉴定。

据介绍,2023年8月,该团队进入青崖洞已开展了第一次古生物试掘,出土了步氏巨猿、鬣狗、大熊猫、鹿等哺乳动物化石。此次是首次在海拔1400米的山原期夷平面上发现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洞穴堆积,时代不晚于距今200多万年的早更新世。

张颖奇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试发掘,能有更多种类尤其是灵长类动物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巴东县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及古人类的活动与变迁,提供进一步科研和考古价值依据。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古脊椎所”)最早前身是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1929年4月成立于北京,1960年改称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至今。古脊椎所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从事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古环境学及相关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学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