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主流媒体看巴东】“奥运风”从巴黎吹到巴东 全民健身如何“燃”动山水小城

发布时间:Aug 25, 2024 | 作者:黄乐毅


2024年巴黎奥运会已经落幕,但在距离赛场千里之外的湖北巴东,全民运动热潮还在不断升温。足球场、篮球场内,青年们激情酣战;游泳馆里,教练指导孩子们练习划水、蹬腿;健身跑道上,跑友们尽情洒汗……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运动场馆,都能见到群众活跃的身影。

作为山里小城,巴东如何让全民健身“动”起来,又是如何为老百姓打造家门口的“运动空间”?我们先来看一座建造在滑坡体上的城市体育公园。

滑坡遗址上的体育公园成为夏日“顶流”

“再来一个!好球……”8月13日上午,黄土坡地质文化村体育公园里传来阵阵呐喊声和加油声,24岁的巴东男孩候贵歆正和朋友进行篮球对决。 

“听朋友说这里新建了篮球场,我就来了,没想到体育公园的设施都很齐全,每个周末晚上我都会来,偶尔早上也会过来晨练。一边吹着江风,一边挥洒着汗水非常舒服。”候贵歆告诉记者,看到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披荆斩棘、奋勇拼搏,自己的运动细胞也跟着动了,新的体育公园让他们有了更多的健身去处,能和朋友痛快“约球”。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公共健身场所成为居民日常休闲锻炼的“主阵地”。黄土坡地质文化村体育公园地处黄土坡小区移民搬迁后的旧址,建设面积31733平方米,总投资1800万元,今年7月1日,一期项目正式对外开放。8人制足球场、篮球场、儿童乐园、环绕公园的红色步道,基本满足居民“出门入园”的健身需求,还有室外娱乐场、郊游露营等区域,吸引众多年轻人来“打卡”,让这个体育公园成为巴东的夏日“顶流”。 

“坐公交车十来分钟就到了,很方便。现在来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每次过来,感觉公园里‘长满了人’。”候贵歆笑着告诉记者。 

探索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助力体育运动全民化

“黄土坡属于深层滑坡体,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整体进行避险搬迁,但让这块地一直闲置也很可惜。”巴东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雷泽松向记者介绍,巴东是小山城,运动场地有限,为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他们将目光重新投向这片区域。“我们在保持地质地貌不变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每一片土地和原有建筑体,打造了这个体育公园。” 

在滑坡体上建造体育公园,安全吗?雷泽松介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巴东大型野外综合试验场就建在黄土坡滑坡体内,定期监测地方地质的变化情况,从各项科研数据来看,在滑坡体上建造体育公园是安全可行的,没有破坏地下承载力。 

“你看篮球场旁边的墙壁,就是以前州百纺公司的宿舍楼。”说到这里,雷泽松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公园建好后,曾在这里居住过的居民更开心!不仅有了运动健身的新空间,还能带孩子来‘怀旧’,找一找巴东老城的记忆。” 

雷泽松还透露,未来,体育公园二期、三期项目不仅要修建展览馆,展现巴东古城40余年搬迁历程的变化发展;还要与奥运“同频”,新增攀岩、滑板等小众运动区域,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运动,也让“健身就在家门口”活力氛围深刻融入群众日常。

“巴东的网球场比较少,希望未来这里能有更多网球场。”候贵歆告诉记者,看到湖北运动员郑钦文拿下中国网球首块奥运单打金牌,身边爱上网球运动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他也希望家乡的体育场地更加多元化,让奥运带火的“体育风”在这里一直“吹”下去。 

激发体育产业新活力建成五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 

近年来,巴东县加大体育产业投入,实现体育与旅游、生态、健康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巴东新建、维修、升级了26条全民健身路径,建成百姓健身房3个,体育公园2个,健身步道150公里,全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7平方米。已形成“中心城区——副中心——重点镇——特色镇——行政村(社区)”五级全民健身设施体系。

同时,巴东还以“体育+”为新引擎,推动全民体育运动,建设亲水广场、老年大学体育健身综合体、绿葱坡镇运动健身中心、溪丘湾乡溪丘湾村和野三关镇麻沙坪村文体广场、水布垭镇足球场等项目。

另外,举办冬泳邀请赛、森林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湖北省高山滑雪锦标赛等高品质体育赛事活动,借势借力发展体育旅游、赛事经济,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vvup@vip.qq.com